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To see all available qualifiers, see our documentation.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從前從前在我未進公司前,曾經聽聞王雅人說他們內部使用 Telegram 來做團隊溝通,我就心裡 OS:「靠!這公司也太奇葩了吧。」
Telegram
直到進公司後,不能逃避了不得不裝 Telegram,才發現原來 Telegram 也還不錯嘛,最令人讚賞的是它的小巧輕快,還有已讀跟誰多久前看過的功能,使得訊息的傳達者可以非常方便的追蹤接收者接收的狀況,這一點在 Telegram 上無疑是最強(沒有之一)。 其他優點在趣味性方面也有無限與免費的 Sticker 可取用,Bot 也相當好整合與上手。
已讀
誰多久前看過
在新鮮感消失後,還是要回歸現實,平心而論在工作環境與團隊溝通上已讀與追蹤誰多久看過功能真的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嗎?會不會只是老闆的個人私慾與控制慾呢?其實通訊類軟體要不要顯示已讀,是一件非常有爭議與個人隱私上問題的事,google 上一搜就有很多文章在探討這件事,這裡就不多探討了。
追蹤
就事論事 Telegram 在我心中已經算是 IM (Instant Messaging) 類第一了,但畢竟還是 IM ,跟 Team Communicate 團隊溝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阿。
I
M
以下列幾個我覺得 Telegram 非常不適合團隊溝通與影響生產力的痛點:
@mention
key shortcut
還記得那是一個水深火熱的 Sprint,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中都有點煩燥了,我也不例外,於是就朝老大開了一砲的說:「Telegram 拖慢我們團隊的生產力,希望可以重視這件事。」於是乎這件事也被列入 Retrospective Meeting 的檢討事項中。後來其實在繁忙之中,這件事又有點不了了之了,直到有一天 Telegram 服務掛掉很久,我就受不了又反應一次。
當時調研了一下,列出幾個候選名單供大家投票,因為我們比較特殊是要考慮到內地網路環境的特性,因此在選擇性上就少了很多。
先前觀察大家的反應後,其實我心裡是已經不抱任何的希望了,其原因有二:
直到在投票的當天,老大也非常阿莎力的說:「不用考慮我,我也不投票 。」(他是最常去內地出差的人,必須要給個👍),於是我們就當個聽話的乖寶寶,真的不考慮他了,把希望壓在 Slack 上,沒想到最終投票結果出爐後險勝了😭。險勝後我還是覺得這是假的,眼睛業障重,大家可能用一陣子覺得不習慣就不想用跳回 Telegram 了,直到使用至今公司也決定付費了👍。
雖然這是一個小事件,但對公司是個大進步,大家都是為了公司好使工作更和諧,任何人在工作或流程上有想法都應該要提出來,一起教學相長提升個人生產力,幫公司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
人是非常習慣性的動物,因此很難改掉舊的方法、思維與習慣,即使是新的習慣與方法是更棒的 並不是每個人都樂於學習跟追求工具使用的級致,更多人覺得簡單、快速好用就夠了
Sorry, something went wrong.
怎么解决网络访问的问题呢?内地老是断线,怎么解决?
当时考虑过的其他备选方案有哪些呢?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Telegram
從前從前在我未進公司前,曾經聽聞王雅人說他們內部使用
Telegram
來做團隊溝通,我就心裡 OS:「靠!這公司也太奇葩了吧。」直到進公司後,不能逃避了不得不裝
Telegram
,才發現原來Telegram
也還不錯嘛,最令人讚賞的是它的小巧輕快,還有已讀
跟誰多久前看過
的功能,使得訊息的傳達者可以非常方便的追蹤接收者接收的狀況,這一點在Telegram
上無疑是最強(沒有之一)。其他優點在趣味性方面也有無限與免費的 Sticker 可取用,Bot 也相當好整合與上手。
問題根源
在新鮮感消失後,還是要回歸現實,平心而論在工作環境與團隊溝通上
已讀
與追蹤
誰多久看過功能真的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嗎?會不會只是老闆的個人私慾與控制慾呢?其實通訊類軟體要不要顯示已讀
,是一件非常有爭議與個人隱私上問題的事,google 上一搜就有很多文章在探討這件事,這裡就不多探討了。就事論事
Telegram
在我心中已經算是 IM (I
nstantM
essaging) 類第一了,但畢竟還是 IM ,跟 Team Communicate 團隊溝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阿。以下列幾個我覺得
Telegram
非常不適合團隊溝通與影響生產力的痛點:@mention
人,不易注意到重要訊息key shortcut
革命勢在必行
還記得那是一個水深火熱的 Sprint,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中都有點煩燥了,我也不例外,於是就朝老大開了一砲的說:「Telegram 拖慢我們團隊的生產力,希望可以重視這件事。」於是乎這件事也被列入 Retrospective Meeting 的檢討事項中。後來其實在繁忙之中,這件事又有點不了了之了,直到有一天
Telegram
服務掛掉很久,我就受不了又反應一次。團隊溝通工具的候選名單
當時調研了一下,列出幾個候選名單供大家投票,因為我們比較特殊是要考慮到內地網路環境的特性,因此在選擇性上就少了很多。
先前觀察大家的反應後,其實我心裡是已經不抱任何的希望了,其原因有二:
直到在投票的當天,老大也非常阿莎力的說:「不用考慮我,我也不投票 。」(他是最常去內地出差的人,必須要給個👍),於是我們就當個聽話的乖寶寶,真的不考慮他了,把希望壓在 Slack 上,沒想到最終投票結果出爐後險勝了😭。險勝後我還是覺得這是假的,眼睛業障重,大家可能用一陣子覺得不習慣就不想用跳回
Telegram
了,直到使用至今公司也決定付費了👍。感想
雖然這是一個小事件,但對公司是個大進步,大家都是為了公司好使工作更和諧,任何人在工作或流程上有想法都應該要提出來,一起教學相長提升個人生產力,幫公司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