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47 lines (109 loc) · 11.7 KB

2019-05-03:楊建銘專欄:「令和元年」前夕的卒業回顧.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47 lines (109 loc) · 11.7 KB

楊建銘專欄:「令和元年」前夕的卒業回顧

楊建銘 2019-04-10 05:50

就讓我回顧一下這四年來兩百多篇文章中,自己認為值得收藏的文章。

首先我想點出跟金融理論最相關的文章。

事實上我是電機科班,職業生涯前十二年、

  • 包含發神經去搞新創的四年都是做晶片設計的工作
  • 經濟和金融一直都是我個人的興趣

即使是工程師生涯的那十二年,業務之餘我啃了大量的經濟學和金融理論相關書籍 邁入中年才進到HEC Paris的Part-Time MBA時
也「順便」開始了CFA考試的準備和參加,就這樣一邊工作一邊唸MBA、一邊轉行和合夥人一起啟動Hardware Club,一邊在一年半內考過三級CFA,並在去年投資工作滿四年時取得了持證人頭銜。這個蜿蜒曲折的背景,讓我在跟多數風險資本家或創業家討論時,總覺得有些事情用更金融的方式討論、而不是只是整天嚷嚷著「顛覆」,可能會更有趣

金融理論

網路上大部分討論新創的文章,多半著重在產品或者方法論,很少去討論風險資本在金融產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這樣的角色對於創業家募資和新創投資的影響

另外一個本專欄常常用到的金融理論則是「資本效率」

雖然數據資料已經過時,但基本論述框架是放諸古今皆準的

兩週年的專欄文〈創造ALPHA的是人〉也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篇跟金融理論相關的

正統金融理論教學很少採取這個觀念 而我以自己在風險資本的投資經驗看來,事實上Alpha是創業家或者有創業家精神的企業經營者所創造出來的

喜歡思辨的讀者也不能錯過〈現金與價值〉這篇文章

加密貨幣

不能避開這四年來大起大落的比特幣以及其他加密貨幣

這篇文章主要駁斥比特幣支持者認為比特幣可以取代貨幣的理由中,錯得最離譜的部分

  • 「總量固定」

因為也許比特幣或任何形式的區塊鏈終將有一天成為支付系統的重要成員,但這絕對不會是因為這種似是而非的「偽經濟學」論述

人工智慧

本專欄則著重在點出一般創業家和投資人的盲點

值得一提的是該文刊出以來風險資本和科技企業對於AI晶片的投資持續火熱竄升,公認的深度學習大神、臉書人工智慧長Yann LeCun在出席今年的國際固態電子電路會議(ISSCC、International Solid 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時候也坦承:

「今天市場上買得到的我們能夠用的硬體,對於我們(在人工智慧上)的研究有很大的影響,因此人工智慧的方向在未來十年內將會受到可用硬體的大幅左右,這對於我們這些(軟體)電腦科學家來說是很屈辱的(humbling),因為我們總是習慣抽象思考,並假設自己不會受到硬體限制,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創業家

討論創業家精神(同時避談「方法論」),其中尤其**值得創業者反思的是「營運資本」**這個項目 大部分的初次創業者都覺得

  • 一塊錢就是一塊錢
  • 有一塊錢的需要就要募一塊錢
  • 但在高速成長的新創的資金需求裡
    • 同常有一大部分是所謂的營運資本的需求
    • 也就是支應「應收帳款」和「應付帳款」迅速增加的差額的需求

這部分需求是否應該透過風險資本來募得,端看這樣的成長是否本身就能帶來新創的防禦能力,創業家自己必須謹慎思考。關於這部分的討論

但我最希望創業者閱讀的還是

這篇文章裡面我用黑天鵝金融專家塔雷伯定義的「反脆弱」(anti-fragile)一詞,將
真正具有創業家精神的人和其他人區分了開來,並在文末匿名舉了一個新創的例子。行文之時我必須匿名該新創,因為當時投資輪正在進行中,後來投資順利完成所以現在可以公佈這間反脆弱的新創的名字了,他們就是我在

由於我們Hardware Club和日本投資人們的特殊淵源,以及台灣跟日本的親密關係,本專欄除了多次討論

也花了不少篇幅介紹日本成功的創業家,包含我最敬佩的

獨角獸新創上市申請書的分析

本篇卒業回顧的最後,我為大家整理出本專欄的名物:獨角獸新創上市申請書的分析。不少本專欄的長年讀者都很喜歡這類分析,當然也有人批評,說分析已經成功準備上市的獨角獸無助於投資。事實上,在風險新創這個新創財務數字外人難以取得的世界裡,分析上市案(以及新創併購案)是我們風險資本家用來「校準」(calibrate)自己的投資策略重要的一環。下面就直接條列出本專欄歷年來分析過的所有上市案,方便大家檢索點閱。

綜觀以上總計十七篇,讀者可以清楚看到:

  • 我重視「每年營收成長速度」甚於「獲利」
  • 我在乎「毛利」的計算是否正確地包含名目上是「行銷支出」但實際上應該累計入「銷貨成本」的項目,特別是用戶補貼
  • 我對於損益表最下方的、會計上的「淨利」興致缺缺,因為對於高速成長的新創來說這個「淨利」嚴重受到與折舊攤提以及員工分紅費用化的扭曲
  • 我更重視營運現金流,以及經過仔細思考後計算出來的自由現金流
  • 如果可能的話,我會想辦法計算出「單位經濟」(unit economy)
  • 作為風險資本家,我很在乎上市時投資人和創辦人各自佔股的比例,以及他們和公司營運效率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