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0
/
Copy pathmodel_instruction.txt
76 lines (59 loc) · 6.85 KB
/
model_instruction.tx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模型的训练和检测,均需根据自身情况修改basicSet.json文件,来分别设定训练文件的存放位置、图片大小,类别名称,使用的主干网络名称,
batch-size, epochs等。然后运行代码,可实现一键完成json文件转换、数据集的增强,模型训练操作。
主干网络名称和模型名称,init_with均对大小写、空格不敏感,方便用户的输入使用。
basicSet.json文件的设置分成三部分,中间断行隔开,方便设置。第一部分为训练和检测需要用到的公共设置部分;
第二部分为训练模型需要用的设置部分;第三部分为检测需要用到的设置部分;
1) 公共部分参数设置说明:
A. classes为类别名称设置,其中__background__为背景名称,不得更改。后面的名称则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
应确保填写完整的类别名称,并与实际标注时的名称保持一致,不应缺漏,否则json文件转换时会报错。
B. img_height和img_width为初始设定的图片大小。训练和检测图片允许大小不统一,但该数值设置后,应确保训练和检测设置的数值一致;
代码会根据该设定值,将输入的图片统一规整化成设定大小,再纳入模型训练和检测。检测输出仍旧是原始图片大小,而非设定大小。
但不建议训练与检测图片尺寸有差别,会影响实际检测效果。
C. 主干网络bone_name的名称可选参数为:
["new_modelv1", "efficientnet_b0", "efficientnet_b2", "mobilenetv2", "mobilenetv3", "inceptionresnetv2"], 共6种。
模型名称model_name的可选参数为:
["deeplab", "unet", "pspnet"];
其中new_modelv1为自行设计的网络,这样可以组成18种模型进行训练。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分别设定,并查看对比不同模型效果。
D. 文件路径设置需注意,需为双斜杠或单反斜杠;
训练结果的模型文件,会根据log_path的设置,自动在指定文件夹中保存文件,如果log_path为空,则在根目录下自动创建log文件夹。
2) 模型训练部分的参数设置说明:
A. json_path为labelme标注产生的json文件路径,需要确保json文件的名称与原始图片名称保持一致;
注意json文件必须用labelme进行标注,才能正常转换,否则出错。
B. train_img_path为原始训练图片存放位置,允许为jpg或png格式。
C. label_path为标签图片存放位置。如已存在json文件,则设置好该值后,代码会自动创建该文件夹,并将转换出来的png图片存入。
如已转换生成标签图片,则直接将标签图片存放在该文件夹中即可,代码自动忽略json文件转换。标签图片统一为png格式。
D. weights_path为预训练权重文件位置。如需要加载该预训练文件,可直接进入训练代码中,解除相应的代码注释,
则模型会自动加载预训练权重文件(此时,应确保weights_path的预训练权重文件路径和文件名正确);
解除注释的代码语句为:model.load_weights(weights_path, by_name=True, skip_mismatch=True)
E. batch_size和epochs为人为设定的批次文件大小,及训练的轮数。该设定的批次文件大小根据自身的电脑配置决定。
而训练轮数越高,模型效果越趋近上限。
F. init_with参数,用来设置模型用于初始训练,还是继续之前的训练。可选参数为:["first", "last"];
3) 模型检测部分的参数设置说明:
A. bottom_point和top_point用于设定谷歌地图爬图软件下载时,指定的地图左下角和右上角的所框选区域。如不需要可设置为空值或忽略;
B. predict_img_path为检测的图片存放位置。如文件夹中已有图片,则代码自动进行检测,不会下载地图。
但是需注意下,如检测时使用的图片为png格式,需进入检测部分的代码,修改如下语句:---将"/*.jpg"更换成"/*.png".
imgs = glob.glob(roots + "/*.jpg")
C. result_path为检测结果文件保存位置,设定后,代码会自动创建该文件夹。
D. area_per_pixel为检测图片中每个像素点代表的面积大小。如有需求,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设定。
模型会自动根据设定的类别,分类统计各类别的面积,及总面积大小。
4)其他补充说明:
A. 训练代码默认进行数据增强处理,数据增强将会耗时一段时间,增强后的图片会保存在原始图片及标签图片的相应文件夹中。
训练数据集至少要有4张图片,否则会报错,主要是为了确保能正常识别数据增强。
代码可以实现15倍数据量的增强,其中包含了翻转、增加高斯噪声、模糊、同态滤波、通道互换等。
原始图片的文件名称如含有下划线,则会自动替换成横杠线,会尽量保持原有文件名称。
如增强过程中,代码中断,下次重新运行代码,会自动处理并继续增强。
如不需要进行数据增强,可进入train的代码,将如下代码中的augment设置为False
image_treat(img_path, label_path, augment = True) #图片转换及增强处理
B. 检测时,如需指定保存的结果,可进入代码,对该语句进行设置:
predict(model_name, mask_save = False, combine_save = True, crf_treat = True, keep_path_struct = True)
mask_save代表保存单独的检测结果与否,combine_save代表保存原始和检测的融合结果与否, crf_treat代表是否进行CRF处理,
keep_path_struct代表检测结果是否按照检测文件的存放结构来保存检测结果,False则统一保存到result_path文件夹下。
一般建议进行CRF处理,可以使得检测结果边缘平滑,减少误判,但该CRF需要手动调参---调节参数为sxy_gaussian,compat_gaussian等
单独保存的检测结果像素值根据类别数量被放大,以便肉眼观察。融合结果为jpg格式,检测结果为png格式图片。
保存的mask图片为三通道彩图,如不需三通道彩图,可进入代码,将下面语句注释掉:
mask = label2rgb(pr, n_labels = len(classes), colormap = colors, mask_save = mask_save)
检测时,不论指定的文件夹下为图片,还是多级子目录的图片存放,均可自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也会以相同的结构保存在检测文件夹下。
同时保证文件名称与原始名称一致,方便核对。
C. 训练或检测出错的话,代码会在当前目录下,自动生成报错的json文件。可打开查看出错原因。
问题解决后,再次运行代码,则会自动删除该报错文件。